顶点小说网 > 这个导演要谢罪 > 第263章 浓妆艳抹中的清水芙蓉
    第263章 浓妆艳抹中的清水芙蓉

    饿着肚子的陈一鸣,在酒店餐厅里很是见到了几个暌违多日的“熟人”。

    比如挂着制片人头衔却几乎没在剧组里出现过的侯女士,以及掏钱很爽快毫无附加条件的布莱文总监,还有上次见面尚要追溯至坚果的申芃菲女士等等。

    打过一连串招呼,陈一鸣困意全无,什么情况,有自己不知道的大事发生吗?

    随着上述几人与大壮的先后落座,陈一鸣所在的那张圆桌,就此成为餐厅里的禁区,隐隐对外发散着“闲人莫近”的气场。

    这也算是剧组里的潜规则了。

    陈一鸣平日里算得上是亲民流派的,上至投资人下至群演,基本上都是一副面孔,搭得上话题开得起玩笑,再加上他拍戏几乎从来不发飙,因此剧组中人并不怕他。

    不过当下的场合,餐厅里的群众们依旧很自觉地远离陈导的桌子,包括郁南这个主角都不往前靠。

    娱乐圈的金字塔结构在这一刻赤裸裸地显露出来,台前的煊赫风光都是外在表象,幕后的少数大佬才是真正的执棋人。

    餐厅里的音量都似乎低沉了一个级别,众人聊天时都透着一股子窃窃私语的味道。

    陈一鸣本人倒是毫无人群焦点的自觉,他只是一门心思填饱肚子,下午还要跟大壮进城,晚上要跟巨石工坊开电话会议,一天都是事儿。

    眼前这几位打着参加关机仪式的旗号早早来到襄城,想必各有各的道理,陈一鸣觉得没有必要打听,该说的时候自然会说的。

    他在拍电影以外的领域,一向很沉得住气,老干部的做派并不符合他的年龄和阅历。

    这就是两世为人的开挂之处了,想他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小年轻,声名乍起骤然显贵,居然一点儿也不飘,在外界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以他过去几年的经历,频繁出入上层酒会,屡屡爆出桃色新闻,买房置业大肆铺张,指点江山大言惭惭,这才是正常心性的惯性发展。

    他呢,人之大欲酒色财气,一个都不沾染,这是要做圣人吗?

    殊不知,这厮只是上辈子都经历过,觉得重复自己很无趣罢了。

    虽然前世他混过的,只能算是中下流水准,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并不曾见识过。

    眼前几人很是沉得住气,只是聊一些风华雪月的话题,跟《木兰》没有半点关系。

    陈一鸣乐得轻松,管怎样电影也已经拍完了,之后的事情他本就懒得管。

    如今的铂爵,已经不是三年前的草台班子了。

    投资有大壮领衔的专业团队,有相对固定的出资方。

    发行方面,老牛跟各大院线处得亲如一家,当然这也得益于铂爵出品的票房保证。

    宣发环节,老贾的团队是同业里的领头羊,跟网络上的各大渠道关系良好。

    海外业务,申芃菲和梅根-艾莉森一内一外,加上华纳中国这个战略合作伙伴,称得上华国电影出海的第一排。

    陈一鸣不需要像当初运作《魔都假日》那样,大事小情全部一肩挑起,电影拍完就可以当个甩手掌柜了。

    折腾完《木兰》,他在制作环节都准备适度放手,把前世经过市场和时间验证的精品电影,搬到今世来给祥瑞他们练手。

    以他的经验,本时空的电影产业,同样面临着创作能力枯竭的危机,续集化的浪潮再卷上几年,观众迟早会厌倦的。

    铂爵不需要跟同行们卷生卷死,只要维持搬运的速度,就可以坐等排名上升了。

    让陈一鸣有足够的资本,做一些“逆潮流而动”的事情,挽回一些曾经的“意难平”。

    方不负上天恩赐、穿越一场。

    热热闹闹的关机仪式过后,剧组正式解散。

    陈一鸣利用这几天的空闲,电话会议开了满场,对调色、剪辑、特效、音效等工作做了布置。

    当下是繁杂后期的初级阶段,暂时还不需要陈一鸣出面,他只要提出总体要求即可。

    大部队折返魔都,陈一鸣则独自北上,直接回家探望父母。

    他这次离家又是大半年时间,后期忙完就临近电影上映,估计又要半年不着家,母上大人亟待安抚。

    三天亲近,七天平淡,十五天人憎狗嫌。

    宅家半个月之后,毫无意外地被老妈踢出家门,刚好赶上《情书》的宣发期,某人的算计简直是妙到毫巅。

    回到魔都之后,陈一鸣视察了一下《木兰》的后期进度,刚回铂爵就被急不可耐的祥瑞拉进了《情书》的宣发团队。

    再过两天,《情书》就要正式上映了。

    暑期档的尾巴,七夕节的前一周,《情书》的档期选的似乎恰到好处。

    然并卵,同期竞品,基本上都是好莱坞大片。

    由于上半年的业绩相对惨淡,为了完成正增长的正治任务,排片委员会不得不给进口片开口子,今年的七八月份暑期档,难得地敞开怀抱一视同仁。

    刚刚过去的七月份,好莱坞大片独领风骚,《不可能的任务4》爆到6亿,《冰川时代4》砍下5亿,把当月大盘直接顶过十亿大关。

    考虑到本年度的华语大片基本都放到了国庆档以后,委员会索性破罐破摔,八月份全部放给进口片“狗咬狗”。

    八月前半个月,上映了多达7部进口片,票房过五千万的有5部,国产电影被压得毫无水。

    下半个月更加凶残,《蝙蝠侠》和《蜘蛛侠》联袂上映,简直是不给活路。

    显然,上峰为了完成业绩指标,已经顾不上细枝末节了,《情书》这种小制作爱情电影,并没有因为挂着铂爵的牌子就受到优待。

    好莱坞大片来势汹汹,好歹跟《情书》不在同一个赛道,还能打一手差异化竞争。

    奈何同期还有一部台岛电影,也是青春怀旧题材,还经受过市场验证,正好跟《情书》狭路相逢。

    电影的名字,叫《那些年》。

    这部电影是同名畅销书改编,作者直接担任导演,ip引流效果明显。

    之前在台岛、港城和东南亚地区已经上映,掀起一阵青春片风潮,在同期电影排行榜上,无不是坐二望一地位昭然。

    绝对是一个劲敌。

    两部电影的首映日期,只间隔五天,一个是8月16日周四,一个是8月21日周二。

    《情书》唯一的优势,在于提前一周的试映场,各项数据都在水准以上,让《情书》在首映第一周,拿到了平均23%的排片。

    这个排片在八月已经不算低了,只要在正式上映后维持住试映场的上座率,就意味着首周四天会有六到八千万票房进账,加上试映场的票房,四舍五入一个亿了。

    这样到九月第一周下映时,很有希望把票房顶上2.5亿,稳稳跻身年度前二十。

    如果争取到延期密钥,3亿也不是不能幻想一下。

    对于祥瑞这个新人导演来说,一年内连续两部电影票房破2亿,显然是一个梦幻开局。

    一系列展望固然令人鼓舞,但当务之急,先得搬开《那些年》这块绊脚石。

    两部电影同属青春片赛道,势必会造成票房分流,更何况《情书》以次周对上《那些年》的首周,宣发上天然不利。

    老牛和老贾这两天都很发愁,不懂宣发的祥瑞也跟着躁动不安,这场仗确实不太好打。

    否则,两人也不会放任甚至怂恿祥瑞,把刚回公司的陈一鸣拉过来咨询,时至今日牛贾二人在各自领域也算大佬级别,不要面子的吗?

    闭门会议上,老贾罗列了《那些年》在外埠的上映成绩,台岛2亿新台币,港城六千万港币,都是打破尘封多年纪录的存在。

    专业口碑方面,被业界认为给青春片题材开辟了一条新路,评价颇高。

    陈一鸣抽空观摩过这部电影(原谅他看了枪版),确实跟以往的妖魔鬼怪不是一个路数,叙事真诚,细节真实,情感真挚,很扣片名《那些年》的主题。

    严格意义上讲,《情书》和《那些年》其实走的是同一条路线,就是拨乱反正。

    当某一个题材被业界深度挖掘之后,桥段、叙事、节奏、技法等等都已走到尽头,创作者和观众都处于过度高朝的“贤者时间”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返璞归真的时候了,摒弃浮华回归本原,好比浓妆艳抹中那一枝清水芙蓉,因其素淡,所以出众。

    两部电影因过往几年青春片的狗血烂俗而应时而出,赚的也都是那一份跟妖艳贱货与众不同的清倌人的钱。

    相对而言,《那些年》里对学校生活的描述,要更加戏剧化一些,冲突比较外放。

    而《情书》里的校园恋情,则更加生活化和意识流,全片平淡如水,冲突都隐于幕后。

    这无关于高低,只是两部电影不同的叙事方式决定的。

    《那些年》是单纯的倒叙追忆,选取的自然都是典型片段,俗话说人能记得住的都是大事件,即为是理。

    而《情书》在叙事上则玩儿了点活儿,是双视角回忆双线叙事,里面的事件需要观众根据自身经历来想象补全。

    参与感上就不一样,前者是饱满叙事全程旁观,后者是浅尝辄止主动脑补。

    陈一鸣认为,未来宣发大战的核心,应该就着落在这一点上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