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舍弟诸葛亮 > 第217章 此时此刻,恰如彼时彼刻
    孟津之战后半个月。

    两度立功、但也身负弩伤的吕布,终于坐在软垫减震的马车里,缓缓回到了许都的宅邸。

    那日突阵乱战、击杀颜良后,曹军取得了一场小胜,也挫败了袁军的锐气。

    但袁绍派来的主力,依然有名将麹义带领,河内整体战局依然没有决定性改变。

    原本在徐州时、屡战屡败气势已颓的吕布,在侥幸偷袭杀掉状态不佳的颜良后,却鼓起了信心,后续又被曹操利用了一次,带他去怀县出战麹义。

    两军惨烈大战一场,各自死伤惨重。曹操试图趁着颜良已死、袁绍派来的骑兵部队折损严重的契机,利用机动性优势包抄凌捣袁军阵势。

    但麹义素来擅长以弩破骑,当年的公孙瓒便是教训。即使曹操已经特地研究过公孙瓒当年吃亏的原因,稍稍做出了调整,但麹义这几年也在进步,最后只是两败俱伤。

    吕布觉得自己处在回升期,仗着杀死颜良的余威,还想冲阵麹义的中军。

    最终事实证明:孟津之战他只是占了偷袭的侥幸,以及颜良刚好奔驰数十里而来、体力下降状态不佳的便宜。

    而这次麹义早有提防,根本不会亲临第一线,还在自己旁边列了密密麻麻的大戟卫士、外有弩阵,根本不可能让敌将冲过来。

    吕布最终在怀县之战中付出了代价,被数根先登营的弩箭射中,大部分没有穿透他的铁甲,只有一根在大腿上形成了贯穿伤,还有好几根把吕布的战马射死了——

    好在曹操为了防止吕布逃跑,这两战都没允许他骑赤兔马,所以射死了也不惋惜。

    幸亏最后关头,吕布意识到已经无法带队突破,在距离麹义大约还有一百五十处、用他专用的五石强弓和破甲锥箭,对着麹义的方向连射,也射中了麹义一箭,导致麹义同样重伤。

    毕竟这个时空没机会发生“辕门射戟”了,诸葛瑾在本该辕门射戟前几个月穿越了过来、改变了后续走向,没让刘备回去对吕布服软。

    所以如今天下人对于吕布神射之名的理解,还是不够透彻的。麹义只防了吕布带骑兵冲阵,却疏于提防冷箭,也算是付出了代价。

    但麹义也不愧名将之风,竟忍住了伤痛,没让自己中箭的消息扩散开来,还指挥身边侍卫砍断箭杆,模仿刘邦的“虏中吾趾”伎俩维持士气。在逼退曹军之后,他才下令有序收兵,然后昏迷了过去。

    而随着曹军退去,怀县城内的杨丑守军当天就出现了军心的巨大动摇。

    毕竟怀县守军不知道麹义也重伤了,只看到“围点打援”的援军被围军击退了。

    怀县守军中一個军司马、还有一小撮其他军官开始跟袁绍联络,愿意献门以求活命并保住官职。麹义本人已经负伤,无力指挥此战,就让自己的副将带着降将眭固等人负责攻城,利用内应献门杀了杨丑。

    只能说,颜良、吕布、麹义,都为自己的狂傲或者说“飘”付出了代价,谁飘谁死伤,之前的侯成宋宪魏续也是一样。

    曹军一方吕布负伤退场后,袁绍那边却继续加力。

    短短几天之后,又派来了大将郭图、文丑增援麹义。听说麹义重伤不能履职后,袁绍让麾下文士又另上一表,表奏郭图为司隶校尉,虽然他知道曹操还是不会批的,许都朝廷认可的司隶校尉始终是钟繇。

    曹操忧虑不已,再次请教心腹谋士郭嘉等人群策群力。

    郭嘉思虑再三,献策说:“明公执掌河内,于国法、大义皆有凭据。袁绍此前以麹义为掩饰,强攻河内,皆以讨伐国贼杨丑为借口。

    如今怀县已经攻破,杨丑已被投降麹义的眭固杀死,不如暂时设法与袁绍讲和,拖延数月时间,再从长计议。明公只需暗示袁绍:接受他攻打河内的借口,朝廷会保证不再追究。

    河内怀县以东以北诸县,袁绍已经占领的,我们也暂时认了,不要求拿回来。但希望袁绍立刻停战,不要再进攻野王、温县等地,这样我军在雒阳以北的黄河对岸,好歹还有一道缓冲。

    袁绍如果在杨丑死后、朝廷已经戡乱反正的情况下,还坚持进攻,那就是目无朝廷了。”

    曹操一想很有道理,确实袁绍至今为止,都只是想制造摩擦,而没敢正式开战、公然背叛朝廷,说明袁绍还是怕大义名分的。

    历史上袁绍在官渡之战前,也犹豫了半年左右找更充分的开战借口,最后就是拖到衣带诏爆发才开战的。

    曹操虽然不知道这些尚未发生的事情,但他太了解袁绍的脾气了。

    杨丑一死,这个死结反而暂时解开了。

    曹操捋着胡子,原则上同意了郭嘉的设想,但也忍不住多追问了几句:“奉孝此招,想要暂时拖住袁绍几个月,还是有可能的,但是想一直拖下去,则绝不可能。

    眼下如果能争取到几个月,我军又该如何做,才能确保将来重新与袁绍开战时、实力对比明显扭转呢?

    如果我们只是休养生息,练兵积谷、打造军械,那么这几个月就毫无意义。我们休养的同时,袁绍也在休养,他的人口田地比朝廷多那么多,时间可是站在袁绍那边的!”

    对于曹操的这个顾虑,郭嘉倒是早有准备,立刻应声回答:“嘉为明公争取的这几个月喘息之机,当然不是休养生息白白浪费的,而是给明公更多争取外援、拉拢地方诸侯心向朝廷、解决后顾之忧的。

    袁绍如今敢开战,他肯定已经四处拉拢地方诸侯,想要从侧背偷袭夹击我们。扬州刘备,荆州刘表,汝南刘辟,宛城张绣,关中段煨,陇西马腾,皆有可能被拉拢。

    而朝廷此前是被动防守的一方,因为只要袁绍尚未有开战意图,我们是不敢提前笼络其他诸侯反袁绍、来刺激到袁绍的。在拉拢诸侯方面,朝廷注定是后发制人的一方。

    现在袁绍虽然先发、却被我们以借口挤兑停手,这不就给了我们拉拢挽回的时间!”

    曹操听完,终于豁然开朗。

    确实,袁绍拉拢人对付他,是可以先暗搓搓布局起来的。他拉拢人对付袁绍,却不能提前。

    所以袁绍已经稍稍动手后、却又踩刹车,这对于袁绍是非常不利的!

    袁绍的外交牌已经都打出去了,自己还没来得及打,正需要这个时间差来打。

    于是曹操非常能屈能伸,竟一边让朝廷派出使者,私下承认袁绍的既得利益,卑辞屈礼。

    另一边,已经开始派出使者联络张绣,许下极为高官厚禄的条件,直接给张绣封县侯,要拉拢张绣。

    他还同时秘密派出好几路人马,分别去给段煨马腾升官,面见刘表背后的长沙太守张羡、面见刘备背后的吴郡太守孙策……

    袁绍爱面子,要占住大义名分,竟硬生生被曹操的拉扯手腕拖住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曹操如何与袁绍拉扯、如何紧急拉拢其他外镇诸侯,刚刚负伤回到许都的吕布,当然是不知道的,他也不关心。

    唯一让吕布欣慰的是,他帮着杀了颜良、射伤了麹义,曹操在兑现封赏方面,倒是还算守信。

    在吕布回到许都后的第一个大朝议之日,天子就下诏恢复了吕布右将军的职务。

    流程能够走得这么快,估计也跟吕布亲冒矢石、中了麹义先登营一根弩箭,洞穿了大腿有关。

    人家都这么卖命了,要是升官再拖拖拉拉的,会让其他武将寒心。这个节骨眼上,曹操是不能吝惜官位的。

    吕布当到了右将军,按理当然应该设宴庆贺、广收贺礼。但他最近要戒酒,而且有伤在身不能大吃大喝,也就以此为借口推掉了,并不打算摆酒。

    许都朝中,很多身居高位的文武重臣,其实也挺怕这种场合的。吕布名义上官职已经很高了,收了请帖不去太伤面子,去了的话,又怕曹操猜忌。现在吕布主动表示养伤不能摆酒,这些人也就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这样最好!大家都方便!留点余地日后好相见。

    不过,赴宴虽然不赴了,送礼还是要送的,无非随得轻一些。

    吕布在短短几天之内,就收到了上百份贺礼,他有伤在身也无心拆看,就让严氏和貂蝉帮着拆。

    严氏毕竟是妇道人家,而且不是什么大家出身,见识不多,看到夫君收了这么多朝中重臣的礼物,居然还挺开心。

    以为吕家来到京城后,又能慢慢崛起了,很认真地把一份份礼单事无巨细念给吕布听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貂蝉虽然更加卑贱,但毕竟是大家婢出身,还是血腥的斗争圈子里过来的,眼光比严氏还好些。她忍不住劝道:

    “姐姐,这也未必就是好事了。要我说,夫君如今身居危墙之下,还是少结交朝臣,以免被曹操猜忌。那些二十匹彩缎以下的轻微贺礼,以后也别回礼了,宁可让人说咱家不懂规矩。只调几个特别重的留心便是。”

    严氏虽然见识不行,但好在还有点自知之明,听劝。这些年下来,她也知道自己不如貂蝉。

    于是她连忙重新梳理了一下,把一大堆点头之交的朝臣礼单放在一边,只专注挑出几个送了重礼的,请吕布定夺:

    “夫君,没想到此番你重回右将军之位,送礼最重的居然是卫将军董承,一共有三百匹彩缎、三十锭马蹄金,还有不少珍稀珠宝。

    卫将军不是比前后左右将军还尊贵吗?他既是上官,为何还要送这么重的礼?这个要是不回拜,会不会太失礼了?”

    吕布听了妻子的汇报,也是眉毛微微一挑,不动声色道:“卫将军算是外戚亲贵,倒也不怎么掌权,或许他觉得自己地位超然,不用太避嫌?还有哪些人送了重礼?”

    严氏仔细梳理了一遍,挑出几个指着道:“还有两个偏裨将军,两个校尉,都在这儿了。”

    吕布接过礼单,怎么看也没看出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。

    他想了想,把所有礼单都拿了过来,然后丢到炭火盆里烧了。

    严氏大吃一惊,想要问为什么,却被貂蝉拉住。

    吕布看着炭盆里的灰烬:“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送重礼,但咱一律别对外宣扬,反正旁人不知道谁轻谁重。这些人大多比我地位卑微,也别一个个回拜了。

    卫将军位在我之上,自然要回拜的。其他官位比我高的,无论礼物多轻,如赵司徒杨太尉,也一律回拜,荀彧就算了,他太聪明,容易看出我心虚。”

    吕布原本是没这种政治智商的,但到了许都几个月,他也总结出了一些在曹操眼皮子底下争取保命多活的小伎俩。虽然在智谋之士眼中,依然比较拙劣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此后三天,吕布把给他送了贺礼、官位比自己高的人,从高到低都拖着伤体略微回拜了一下。

    他的腿有伤,所以都是让侍卫抬着去的。赵温、杨彪这些吉祥物看他这么谨慎,都让他不必多礼、赶紧回去歇着。旁人也只当他是谨小慎微,没有多想。

    利用赵温杨彪的掩护,第三天吕布再回拜董承时,就完全没有人注意了。

    董承是在护驾东归后,以外戚身份得到卫将军之位的。

    汉制卫将军次于车骑将军,是第一档“大骠车卫”之末,位次三公,而在九卿之上。所以回拜过司徒太尉之后,本来就该轮到卫将军了。

    相比于赵温、杨彪的例行公事,董承在见到吕布时,却非常热情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    吕布心中狐疑,暗道董承莫非真找他有事?

    此刻左右无人,吕布也就直来直去请教:“布一介蹉跎降将,卫将军何以如此多礼……”

    董承立刻表示:“温侯何必如此见外,你我相识也有十年了吧,当初在长安时就同朝为臣了,王司徒掌权时,温侯还位在我之上。

    世事难料,十年蹉跎沉浮,多少名臣猛将曾煊赫至极,转眼又瞬息灰灭。董卓王司徒李傕郭汜等辈,巅峰时哪个不是权倾朝野?而今安在哉?

    如此飘萍乱世,能熬得久才是正道。温侯虽略遭小挫,但你是久经沉浮大风大浪过来的,承又岂敢以一时之官爵相上下!”

    这番话直接就说到吕布心坎里去了,吕布竟忍不住呆滞出神了许久,陷入了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怀念。

    董承也没有打断他,只是在一旁任由吕布回忆。

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吕布终于把思路拉了回来,然后忽然生出一丝警觉:今日的感觉,怎么与七八年前、王允请他喝酒时,如此相似?

    彼时彼刻,恰如此时此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