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舍弟诸葛亮 > 第158章 刘备还是个忠厚人呐
    话分两头,且说袁术的三万大军,放弃寿春之后,狼狈西进,沿淮河逆流而上,三日过安丰,五日过蓼县。

    最后终于在蓼县,得到了他麾下最后一员史书留名的大将、负责镇守汝南郡的张勋的接应。

    张勋手上只剩下不最后两万人,而且还不是集结于一处,暂时只有近万人来接应袁术,跟袁术的主力全部合流后,袁家总共也只有五万人,最后盘踞大半个汝南郡,其余地盘已经全部丢光了。

    当然,别看五万的数量依然非常巨大,此时此刻的袁军,质量跟一两年前完全没法比,都是不知道拉了几轮的壮丁了,正规军老兵估计只占两成。

    谯地那些守军,能撤的也都已经撤回来的,丢下谯地供曹、吕两方争夺。至于没能撤回来的部队,估计也被曹操分割包围后、以汉室朝廷的名义劝降了。

    曹操有天子的大义名分在手,这种招降纳叛的时刻,绝对是占尽便宜。袁术的部队被分割困在一片片飞地内之后,如果同时有曹、吕的人来劝降,十有七八都会选择投曹,几乎没人会投吕。

    还是在见到同样狼狈的张勋之后,袁术才从对方口中得知,汝南郡的战场上,己方最近也是节节败退。

    只听张勋奏道:“陛下,曹操此前一直稳扎稳打,全力猛攻安城、新蔡,试图自汝入淮,彻底将我军连根拔起。但最近半月以来,曹操似是得知了刘备在淮南进展迅猛,破了合肥。

    曹操便兵行险着,暂时搁置汝水那一路,另出大军顺颍川而下,破项县,过汝阴,试图于阳渊入淮,直插寿春,与刘备夹攻寿春!幸得陛下主动从寿春突围,否则怕是要被曹操自上游顺流而下、刘备自下游逆流而上,东西夹攻了!

    末将无能,兵力不足,此前主力全力放在安城、新蔡,无力再分兵守住项城、汝阴,曹军击破这两处颍川沿岸城池,推进数百里,前后只花了半个月。

    我军如今在汝南郡,只剩下颍川南岸、与汝水下游一小片淮北土地,以及淮南那些深入英霍山区的偏僻小县,不知陛下要驾幸何处为临时行在?”

    张勋陈述的这番话,原本每一条都是败绩的噩耗,但此时此刻的袁术却恨不起来,也完全提不起劲斥责属下。

    他只是让人拿来舆图,然后简单对照了一下,认清形势究竟有多恶劣。

    刚刚被刘备夺取的、位于寿春以东的阳渊县,也算是一个交通枢纽,因为那地方是淮北大河颍川汇入淮河的节点,而颍川又在陈县、项县与古运河鸿沟连接,可以一路北连济水、睢水与黄河。

    (注:鸿沟就是秦末刘邦项羽楚河汉界那個鸿沟,是战国时梁惠王修的,就是经常被孟子拉去聊天的那个梁惠王)

    原本袁术对于刘备在夺取寿春后,又多拿了一个县,还是心中微有怨气的。

    虽说刘备当时通过袁涣传达的意思,是“阳渊县既然属于淮南郡/九江郡,是扬州之土,那么他身为大汉扬州牧,为朝廷讨逆,就必须拿下每一寸被逆贼占据的扬州之地,一点都不可丢弃。”

    但是现在看来,刘备夺取了阳渊,倒是堵死了曹军攻破汝阴后、继续从颍川进入淮河的咽喉,让曹操在黄河流域的势力,无法快速水运中转。

    虽然曹操没有颍川可走、还可以选择走汝水,但如今的汝水,毕竟是没有鸿沟这样的运河连接黄河的。如此一来,曹操南下的调度效率肯定会有所降低。

    当然了,刘备和曹操现在还没翻脸,刘备还是完全听朝廷的,曹操的大军或者粮船要个过境通行权,在阳渊附近绕一下,刘备也不会拦截。但以后就不好说了。

    想明白这些弯弯绕后,袁术居然忍不住感慨:

    “刘备还是个忠厚人呐,而且说好了不追击我军,居然还真就没有深追,拿了三个县就收手了。

    现在想来,当初我要是在寿春多犹豫十天八天,就算刘备想放我们,说不定也会被曹操堵截在阳渊。幸好阳渊先被刘备夺了,曹操再想走这条路,反而麻烦些。”

    感叹过之后,身边文武又问起袁术,将来该何去何从。

    袁术也没办法,看看地图,自己只剩大约六成的汝南郡土地了,而且其中还有一半多是英霍山区的烂地。

    最终,袁术只能是想了一条竭泽而渔的法子:

    “如今已是九月,秋粮都收割下来了,尽快抢征尚在我军控制之下的各县秋粮,别管什么征税比例了,有多少算多少,把能抢到的汝南百姓全抢了。

    如此,至少还能够我五万大军吃一年有余。就算躲进英霍山区,也能据险而守跟曹操耗下去。”

    阎象闻言大惊,连忙劝谏:“陛下!如今我们只剩下汝南三分之二的县,这可是我们最后的百姓根基了,一旦横征暴敛,来年还有谁给我们种地纳粮?”

    袁术叹了口气,有些话却没有说出来,他显然是在想:朕能不能活到来年秋收都不知道了,来年有没有秋收关朕何事!

    阎象不愿意执行命令,那就让杨弘和张勋去执行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汝南郡真要狠狠压榨一下,还是能最后榨出一点潜力的。

    东汉巅峰时期时,汝南郡一个郡的户籍人口就有二百一十几万,是天下仅次于南阳郡的人口密集郡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隔壁刚刚被刘备占领全境的伪淮南尹/原九江郡,在东汉中期也不过五十多万人口,庐江郡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哪怕如今战乱多年,到了198年的9月,汝南依然还有大几十万,但三分之一已经被曹操占了,袁术手上剩下的,最多四五十万人口。

    在袁术开始征粮后,汝南最后一批不愿意走的百姓,也只能疯狂顺着淮河往下游逃亡,求个活路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袁术依托大别山区、成功躲到了汝南腹地。

    这个消息,当然也很快就被亲自带领大军顺着颍川、刚刚攻破汝阴的曹操所知。

    曹操就是想来抢人头的,为此着实郁闷了一把。

    “袁术居然放弃了寿春?选择带主力向西突围,依托英霍山区占据汝南做最后的负隅顽抗?这厮不是最要面子了么,怎么没跟寿春城共存亡!

    刘备为什么没能把寿春团团包围、把袁术彻底全歼在寿春!那样朝廷不就能兵不血刃白捡一个汝南郡了!”

    曹操是在攻破汝阴后、沿着汝阴继续南下时,在距离阳渊县大约七八十里的地方,于野战扎营时得知的这个消息。

    他派出去的先锋斥候,撒得最远的一批,已经哨探到了阳渊城下,并且回报说,阳渊城已经挂上了大汉的旗帜,而且是汉左将军刘。

    曹操得到这条线报时,就知道刘备得手了,忍不住恨恨懊悔。

    他心算了一下,如果袁术能在寿春多坚持固守一个月,那么就轮不到刘备给寿春最后一击了,有可能他亲率的朝廷王师,也会赶到寿春城下,捞取首功。

    但是,没办法,他之前之所以没走颍川、直插袁术腹心,就是没料到淮南、庐江方向的袁军会崩得这么快。

    曹操想从外围入手,徐徐剪除羽翼,为的就是不再跟袁术的主力硬拼。

    曹、刘、吕三方诸侯围杀袁术,本来就是一个投鼠忌器的局面,大家都想捞好处,又都想让友军扛伤害、打硬仗。如果几个月前,曹操就让主力顺颍川而下,那么曹军就肯定得亲自扛袁军主力了。

    他就是等到得知刘备忽然攻破了合肥这个消息后,才突然召开紧急军议,然后变招的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刘备在合肥都拖了一个半月、然后突然就攻破了了,再往后更是进一步提速,寿春撑的时间甚至还没合肥久。

    “刘备肯定掌握了什么快速攻坚破城的秘法!之前我军攻陈县就花了三个多月,苦县也是三个多月!

    合肥之坚固,当在陈县之上,刘备兵力并没有守军的数倍,却能四十余日破城,刘勋还没投降,肯定是用了什么奇招!

    来人……把奉孝他们找来!孤有话要问!”

    曹操自己琢磨了一番后,就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,郁闷之余,就吩咐聚谋士议事。

    荀彧要留在许都守家,程昱在东线提防吕布。所以如今随军的谋士,主要就是郭嘉、荀攸二人。

    曹操遇到挫折,不太会怪罪手下谋士,但他也不太讲礼貌,不会跟谋士客套。

    此刻心情不好,郭嘉、荀攸刚刚进帐,曹操就直接一句重话撂了过去:

    “刘备兵少,反能用计吓退袁术,还能速破坚城。诸公此前言之凿凿,说刘备孱弱,不足以窃取首功,还说如若刘备真能破合肥,我军再改变计划、分兵抢功也来得及——

    如今却这般局面,皆是诸公不够用心!肯定是低估了刘备的攻坚实力,也低估了他的计谋!”

    郭嘉、荀攸闻言,脸色都有些难看。但曹操并没有怪罪处罚的意思,主公心情郁闷,批评几句还是应该的。

    于是荀攸先主动认错:“刘备攻坚如此犀利,计谋固然是一方面,攻城器械上,说不定也另有独到之处。我们料敌不足,有愧于明公,日后定当让人好生哨探,习学其法。

    纵然刘备有心遮掩密藏,但肯定有不少袁军溃兵见过其破城之法。将来我们俘获这些袁军时,可以细细查问,让能工巧匠依照俘虏口述施为,假以时日,必能兼得其利。”

    曹操看荀攸态度很好,这事儿就算是翻篇了,他很快就选择继续向前看,问道:“这些事情,将来肯定要用心去做,不过你们先说说,眼下当务之急,该如何防止刘备继续跟朝廷争夺袁逆地盘!”

    郭嘉看曹操已经消了些气,连忙趁机献策:“明公,不如我军轻装急进,以骑兵自带行粮,不再沿河行军,而是绕过阳渊,直扑阳渊以西的安风津,抢先在安风津掐断刘备继续西进的淮河航道。

    只要掐断了淮河,刘备必不能继续扩大战果。而且朝廷给刘备的官职只是扬州牧,又不是豫州牧,就算刘备有追击逆贼过境的权宜之权,也不该在朝廷主力抵达后,与朝廷争功。

    刘备若是贪多务得,正好以朝廷大义责之,还好戳穿刘备的虚伪忠义,多多少少打击到刘备的名声。”

    曹操听了郭嘉此谋,却看不出喜色,反而忧虑地摸了摸胡子:“奉孝用谋虽然缜密,但奉孝你对刘备此人的了解,或许还不如孤。

    刘备此人极有分寸,他既是用计迫退了袁术,定然是知道自己实力不足的,应该不会授人以柄。就算追击拓地,说不定也会先礼后兵,先请示朝廷……”

    曹操说到这儿,就沉默不语,似乎在回忆自己对刘备的印象,郭嘉和荀攸一时也不知如何劝解,就静静任由曹操沉思。

    或许也是天意凑巧,曹操刚沉吟了不久,帐外忽然有人来报:“报!禀司空,左将军刘备遣使至此,向朝廷奏报平定庐江郡并伪淮南尹战事,请司空定夺!”

    曹操眼神一厉,连忙挥手:“传!即刻带刘备使者来见!”

    侍从应声而去,很快就带了刘备的使者孙卲和孙乾入内。

    孙卲对曹操行完大礼,就递上一份表章。还说原本左将军是打算直接送去许都的,但忽闻曹车骑近在汝阴,恐贻误军机,故依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”古义,直送曹车骑军前。

    曹操展开刘备的奏表一看,愣了一下,随后哈哈大笑,直接以之传示郭嘉、荀攸。

    “奉孝,孤所料何其精准!刘备追击之时,还不忘向朝廷请示,是否需要他扬州军越界助剿豫州境内残余逆贼!

    呵呵,玄德贤弟,真是谨慎呐,这是吃了多少亏,才养成这样的心性!回去告诉玄德贤弟,豫州这边不劳他操心了,朝廷大军自会解决袁术余孽!”

    曹操已经下了决心:袁术离开了贼巢寿春,回到汝南后,再也没有足够坚固的据点可以依托,解决只是时间问题。而且只要离开寿春,袁术的军队打着打着肯定更容易被分割包围,以及迫降。

    曹操肯定不能把这个收割残敌的机会再让给刘备了,他宁可自己亲自动手、打慢一点,最后阶段可能要深入大别山区,到信阳一带慢慢搜索。

    但是,杀袁术本人、夺回玉玺的功劳,绝对不能再便宜了刘备了!

    而孙卲等人听了曹操明面上的吩咐后,也没有流露出丝毫不甘之色,只是表示左将军完全依照朝廷旨意调遣,朝廷觉得没必要,他就不插手。

    曹操看着孙卲恭顺的样子,也是愈发觉得棘手。

    刘备如此挑不出错处,自己必须要在官职上给刘备更多优待了,否则朝廷威信何在?这可是攻破了伪都的功劳呐。